马踏湖蓝天碧水释放生态“红利” -pg电子麻将胡了
初秋时节,马踏湖蓝天白云,碧波荡漾,展现出如诗如画的靓丽容颜。8月9日,记者到湖区采访,在起凤镇鱼三村一处荷叶田田的水塘里,有藕农正在采收马踏湖久负盛名的特产——白莲藕。
“种植白莲藕,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!”当地莲藕经销商宋京钰说。这些年来,马踏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,白莲藕的品质越来越好,现在,宋京钰每天发货量都在500公斤左右,客户遍布北京、上海等各大城市,价格也比较理想。
目前,马踏湖区共种植莲藕4000多亩,年产值约3000万元,带动了上千人实现增收致富。
金丝鸭蛋,是马踏湖另一项享誉大江南北的特色产品。湖鸭常年以蛤蜊、小鱼虾为食,所产鸭蛋纯绿色无污染,蒸熟后,蛋青蛋黄相交处浸出蛋油,似缕缕金丝绞缠。当前,马踏湖水清草盛,水生物丰富,为湖鸭提供了丰厚的食物,产出的金丝鸭蛋品质更好。
马踏湖的芦苇结实粗壮,质感细密,是苇编制品的绝好材料。近年来,在当地龙头企业带动下,草苇编已由最初各家各户自产自销、零散经营,演变为连点成片、集中有序的产业化运营模式,形成了芦苇加工、销售、出口一条龙生产体系。
“在马踏湖上,草、木、柳、蒲等天然材料覆盖非常广,经过巧手加工,做成的各种收纳制品、装饰用品,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是热门抢手货。”山东龙图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经理巩玉霞说。
龙图家居经营的苇编手工艺品和家居用品种类繁多,达到1000多种,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,年产值8000多万元。同时,企业还与马踏湖畔各村庄建立劳务合作关系,村民根据订单编织,坐在家中就能挣钱。
被誉为“鲁中之肺”的马踏湖,由乌河、孝妇河等7条河流汇聚而成,历史上曾经一度污染严重。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,流域内高强度的工业化、城镇化开发活动,让马踏湖失去了稳定的水源补给,那时的湖区大面积萎缩,生态功能退化严重。
“那些年里,湖里出产的白莲藕不是现在这种清香味,是一种污泥的味道,臭臭的感觉,根本卖不出去。”起凤镇乌北村年逾七旬的种藕户宋呈现说。
2008年,桓台县下决心启动马踏湖治理工程。一方面加大对排污企业的整治力度,另一方面引水补给,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和生态河道。为持续生态补水,桓台县通过建设“三横五纵两湖六湿地”生态功能系统,逐步形成了一张覆盖全县的地下水补源网络。
“在马踏湖入湖口附近建设的湿地工程,日处理污水2万立方米,河水经过滤、净化,达到ⅲ类标准后才流入湖中,像这样的湿地,我们一共建设了6个。”桓台县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晓明介绍。
通过综合治理,流经起凤镇的31条主要河道水质,均达到了ⅲ类标准,对马踏湖的生态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。目前,马踏湖蓄水能力由300万立方米增加到2500万立方米,水质稳定良好,鱼多了,景美了,成了野生鸟类栖息地,“北国江南”的美好景象又重回现实。
近年来,随着湖区旅游业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旅游产业中。游客可吃住在农户家里,并跟随户主参与农家生产和生活,亲自参加撑船、捕鱼、摘莲、采藕、放鸭、拣蛋、编蒲草、织渔网等渔家生产活动。
湖区的渔屋子、农家乐等特色餐饮发展起来,湖鲜菜受到普遍欢迎。借助风生水起的“抖音”“快手”等网络平台,起凤镇聚力打造美食流量ip,把“流量”变“留量”,带火了一批小而精的特色餐馆。
“游客多的时候,一天能接待二三十桌,回头客也挺多。”坐落在马踏湖畔的 “姐妹快餐”负责人说。今年夏天以来,该餐厅每天的就餐人数稳定在200人次左右,营业额最高达到3万元,最忙时中午要翻三次台。目前,在起凤镇从事餐饮业的农户有170多户,户年均收入在3万元以上。
马踏湖生态环境越来越好,蓝天碧水持续释放生态“红利”。湖区人民吃上了“生态饭”,端上了“金饭碗”,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。